近几年,建筑光伏一体化作为新兴领域,正逐步展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。BIPV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,市场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,如何进场BIPV领域,也成为关注的重点。
高准入壁垒:BIPV行业的专业性较强,要求参与者不仅具备光伏技术知识,还需掌握建筑设计、施工等多领域技能。这一高门槛将许多潜在参与者拒之门外,导致市场感知度不高。
初期发展阶段:尽管BIPV概念已逐渐为人所知,但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,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,项目数量及规模正在逐步起量,因此市场变化不易被大众察觉。
BIPV项目的特殊性在于其对定制化与美观度的高要求,这与光伏行业传统的批量化、标准化生产模式存在冲突。光伏行业从业者大多擅长于屋顶分布式电站或地面光伏电站的建设,对于BIPV项目所需的建筑设计融合与定制化服务则显得力不从心。此外,缺乏建筑行业背景也限制了他们在BIPV市场的深入拓展。
BIPV项目的开发周期长、资源投入大,从前期对接、技术方案设计到项目落地,往往需要数年时间。这种长期的投资回报模式,加之高昂的研发与建设成本,使得许多企业望而却步,难以快速感知到市场增长。
面对上述挑战,光伏瓦产品的出现为光伏行业从业者参与BIPV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。光伏瓦不仅解决了传统光伏组件与建筑美学冲突的问题,更以其独特的优势推动了BIPV市场的快速发展:
光伏瓦能够完美融入建筑设计,既保持了建筑的美观性,又实现了高效发电,满足了绿色建筑的需求。
光伏瓦实现在光伏建材产品的标准化生产、设计和施工运维,大幅降低了项目开发和施工门槛,更容易参与。
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,BIPV屋顶市场空间迅速扩大,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爆发式增长。
光伏瓦打破了光伏与建筑的界限,通过灵活的设计与安装,实现了光伏系统与建筑结构的深度融合,提升了整体效能。
其兼具发电、美化、防水、抗风揭等多重功能,安装便捷,维护简单,成为市场的热门选择。
近年来,光伏瓦市场呈现出区域分布广泛化、项目数量激增、单体面积扩大、参与者多元化以及产品要求提升等新特点。从最初的示范项目到如今各类建筑广泛应用,光伏瓦正逐步成为BIPV市场的主流产品,为光伏行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点。计,以避免加工定制带来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。
区域分布越来越广:从国外高成本项目到国内少量公建示范项目,再到现在各地的学校、旅游景区、商业综合体等项目。
项目越来越多:过去一年只有几个零星示范项目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光伏瓦项目逐渐增多,现在每个月,甚至每周都有光伏瓦项目落地。
单体面积越来越大:从初期单体项目的几十平米、几百平米,到现在单体项目几千平米,甚至上万平米。
参与者越来越多:单一的城投建投等国企单位,到现在传统瓦厂家、设计院、传统光伏公司、投资公司、建筑公司等参与市场。
产品要求越来越高:以前只关注产品美观度或装机功率,现在同时关心产品的美观度、安全性、光反射、发电能力、经济性等性能。
虽然BIPV市场的变化对于许多人而言尚不显著,作为标准化光伏建材产品的光伏瓦产品的兴起,无疑为这一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BIPV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,而光伏瓦产品必将成为光伏行业业务拓展的新突破口。